
在發展人工智能初期,南方電網就意識到可能會面臨一系列問題和挑戰,比如算力設施投入大、模型技術要求高、高質量數據需求量多、場景建設機制不完善、復合型人才稀缺等。針對這些問題,公司高度重視,通過規劃引導,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有序推進人工智能建設。
我們認為,破解當前發展瓶頸的關鍵是生態共建。依靠單一企業力量,難以有效推動人工智能與電力行業深入融合。南方電網公司作為“數字中國"建設堅定的執行者,在政府引導下積極發揮自身優勢,搭建公共性、中心化的資源配置平臺,聚集關鍵資源,降低行業進入門檻,加快供需對接,培育頂端人才。我們希望將電力人工智能生態共同體,打造成電力人工智能領域新型協作模式的關鍵載體,結合政府引導和市場作用,優化電力人工智能領域協作方式,構建一個廣泛、公平、透明的“試驗場+比馬場"。在這個平臺上,形成開放、共享、共贏的技術和人才“匯集地+創新地",推動全行業一起解決資源、技術、信息難題,實現數據、模型、人才等要素的全局優化配置,最終提升行業整體水平,實現共同進步和發展。

第1章 電纜故障測試儀功能簡介(LYST-400E國網標準新產品“電纜故障測試機"工作原理及結構)
一、組成方框圖如圖1.1所示

圖1.1 儀器組成方框圖
二、測試原理(LYST-400E國網標準新產品“電纜故障測試機"工作原理及結構)
一般可分為兩大類:低阻(短路)和高阻(斷路)故障。儀器根據電波在電纜中傳輸的過程中,遇到電纜的特性阻抗發生變化的地方會產生反射波的原理對電纜故障進行測試。再根據電波在電纜中的傳播速度和兩次反射波的特征拐點代表的時間,可測出故障點到測試端的距離。
計算公式為: S=VT/2
S代表故障點距測試端的距離
V代表電波在電纜中的傳播速度
T代表電波在電纜中來回傳播所需要的時間
這樣,在V和T已測定的情況下,就可計算出S,即故障點距測試端的準確距離。
三、面板功能介紹(LYST-400E國網標準新產品“電纜故障測試機"工作原理及結構)
操作界面如圖1.2所示。

圖1.2操作界面
1、電源開關,當開關置于中間位置為關閉狀態;當開關置于路徑位置為路徑儀工作狀態;當開關置于閃測位置為閃測儀工作狀態。
2、LCD液晶顯示器,用于顯示測試波形及參數。
3、數字功能鍵盤。
4、振幅旋鈕,用于調節測試脈沖波形的振幅。
5、位移旋鈕,用于調節測試脈沖波形的水平位置。
6、輸入接口,被測信號的輸入端。
7、PC機接口,用于連接PC機。
8、打印機,用于打印屏幕上的波形及參數。
9、電源插座及保險管,輸入AC220V、2A。
10、保險管,當工作在路徑儀狀態時保險管起作用。
11、輸出,路徑儀15KHz信號輸出端。
12、啟動,過載報警后,重新啟動路徑儀。
13、輸出調節,調節路徑儀輸出的信號幅度。
14、工作指示燈。
15、過載指示燈。
四、功能鍵介紹(LYST-400E國網標準新產品“電纜故障測試機"工作原理及結構)
數字功能鍵盤有16個功能鍵(其中10個鍵是雙功能鍵或多功能鍵)。
按鍵使用說明如下:
鍵盤標有0~9阿拉伯數字的十個功能鍵便是雙功能或是多功能鍵(其中“0"、“1"、“2"、“4"、“5"、“6"、“7"、是多功能鍵)。它們分別代表0~9十個阿拉伯數字,以便在自選介質情況下輸入電纜的傳播速度或者在預置日期和電波測速時使用這些數字鍵。打開電源即可顯示開機狀態標志,按任意數字鍵進入專家提示,如圖1。3工作種類選擇界面(除8功能鍵外)。

在“工作種類選擇"菜單中選擇高壓閃絡測試方法,則按數字鍵“2",屏幕右下角即出現“高壓"二字,此時儀器便處在高壓測試狀態,按“采樣"鍵,等待采集波形和數據。如選擇低壓脈沖測試方法,則按數字鍵“1",此時屏幕進入低壓狀態下的“脈沖寬度選擇"界面 ,如圖1.4所示

用戶根據電纜長短不同可分別選擇脈沖寬度,例如:要測200m電纜可選0.1μs 或0.2μs ,如選0.1μs,按數字鍵“1"即可,其他類同。

電網領域先進發展人工智能具有多方面的優勢基礎。電力系統對數字化、自動化技術的需求和應用一直走在能源工業領域的前列。在數字化發展的過程中,電網領域已經積累了豐富的數據資源,形成了良好的數據和系統基礎,其自動化程度較高,具備強大的感知和控制能力,為引入人工智能技術提供了有利條件。
此外,電力行業對于人工智能具有迫切的需求。在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背景下,電網面臨著更為復雜的物理結構與運行特性,對電網的供需動態平衡、設備態勢感知的實時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工智能技術能夠滿足電網各類應用場景需求。例如,人工智能在新能源消納、電網資產運維等方面已經展現出了廣泛的應用前景。人工智能技術與能源電力產業的融合發展,已經成為新時代推動能源行業提質增效的重要引擎。
目前,公司正在積極推動全業務域人工智能賦能行動,重點在三大領域已有一定成效:
一是電力系統安全穩定保障。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強大的時序預測、科學計算能力,實現電網供需充裕度智能評估、安全穩定智能校核分析、運行控制策略智能生成。目前,負荷預測已實現“機器代人",新能源消納率穩定超97%。
二是電力運行效率提升。以人工智能促進電力運行更加高效,目前超40萬公里輸電線路,4700座變電站和7萬座的配電房實現了智能巡檢,超99%變電站達到無人值守水平。
三是客戶服務提質增效。人工智能助力優化用電營商環境,約90%的客服業務實現了智能輔助或者機器代人,95598滿意率達到97%。
本公司是專業生產“電纜故障測試機"高壓電力設備的廠家,本產品為客戶解決了各種在變電站等實驗中的問題。
本產品攜帶方便、測量快速,抗干擾能力強,便于現場使用。在使用本儀器之前請仔細閱讀本產品的使用說明,如果在使用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與我們直接聯系!(上海來揚電氣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